首页 > 无愁不赋 > 个人的“硬通货能力”
2012
06-18

个人的“硬通货能力”

车上恰好听到了一期《冬吴相对论》,讲的是“70后尴尬”与“职场蝗虫”,却听得“我心惶惶”。

大抵意思是,如今的70后们,在职场上已到了紧急的中年危机时刻。当年改革开放的机遇,使得机会遍地开花,只要你不是那么蠢不可及,总能找到一方容身之所。如今人到中年,前有职场天花板和机会日益减少,后有80后、90后生猛追兵,一时间竟被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想要往上吧,无奈身无长物,想要往下吧,早已拉不下那张老脸来。此时才发现自己虽然在职场上“流通”了多年,却是个没有“硬通货能力”的壳子,最多熟练个花里胡哨的ppt,做个presentation,讲得天花乱坠,把小辈们唬得颤颤巍巍,实际上,英语并没有好到母语骂人般随心所欲,电脑连基本的word和excel也没有通到驾轻就熟,专业技术,更是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关。这就是所谓的“职场蝗虫”:架子有余,实际能力不足。

或许我们都见识过几个这样的职场蝗虫,可谁又能说这是70后的专利。该节目特别列举了70后传媒行业从业者,有的人如今甚至学习了针灸技术,准备转行医者领域。就是主持人梁冬本身,也是折腾了中医,又折腾了评论性节目主持人,着实不易。

作为泛传媒行业的从业者之一,本人以为,这是一个最经不起严格审核、职场蝗虫泛滥的行业。总以为,大学上了几天的新闻传媒课,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做起新闻传媒了,殊不知,当今的大学教育正如主持人所说,是一个纯粹的证书教育,考试教育,文凭教育,仁义礼智信先就不提了,就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又有几个大学能够真心实意地教授于我们。主持人说,“不是你学了什么专业就会什么专业的。”是啊,可是若不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里混,别的专业就更没有我立足之地了——无奈我辈只得在这样的惨烈竞争中摸爬滚打,先为五斗米折腰再说吧。

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得自己出入职场时的那份恐惧与小心翼翼。后来,一位年长的女同事告诉我,第一次听我打工作电话时,她在旁边都忍不住想笑,讲话因紧张而语无伦次,而且掩饰不住的心虚与稚气。是啊,第一次与知名跨国企业的高管沟通,怎样能平心静气,怎样能信心满满,怎样能平等对话,怎样真诚地注视对方的眼睛,接收对方谈话内容以外的信息,这些都是高考和大学考试不会考的, 谁会教给你这些心性?所以,我打心底里理解那些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们,因为我深知自己从学校走出来那一刻,是怎样地一无所知。

当然大部分的基本技能,在职场中,好歹总会是磨炼出来的。可是之后呢,四五年之后呢,既然大家都是可以磨炼出基本技能的,那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呢?比如你掌握了3种以上的外语,而且都到了听说读写无障碍的地步;再比如,你就是会编故事,而且个个都能改编成不错的电影;又比如,你是个电脑程序高手,没有能难得到你的代码,没有破解不了的程序;又又比如,你天生拥有乔老爷的创造力与现实扭曲力,就是能够吸引一批天才为你工作……我呢?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得怎样挖掘和提升?这便是我听这个节目的“惶惶”来源了。

作为一个已然毕业五年过了学习基本技能的unfresh man,作为一个混迹于传媒行业的“准蝗虫”,而且作为一个必然要为结婚生子在职场有所耽搁的female,那些冬吴相对论中讲到的70后危机,貌似已经提前在我这里上演了……

SP同学说,做你们这行的,最好的出路就是出书,或者当个专栏写手啥的。君不见,如今多少阿猫阿狗的人物都写书了哇!HOHO~~~是哇,可是,人家出书,要么在某一领域好歹有所见识;要么个人红了,成名人了,年少滋味便可出书。可是俺们呢????

 

 

 

 

最后编辑:
作者:wxkitty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