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聊天,突然说到以后的打算年少的梦想。
知道吗,我一直都想做一个恣意人生的freelance。现在发现,越来越无法实现了,只好向生活低头。
我说得沉重且伤感,一副曾经沧海的口气,可是谁知道我是不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梦想是自己的,谁也未曾夺去过,却为何在此表演得如同感怀身世一般苍凉!只能说,我是个缺乏执着与勇气的人。面对生活,自己往往有意无意地选择临渊羡鱼而非退而结网。
颇为喜欢范玮琪的那首《最初的梦想》,用朋友的话说,这是一首很有passion的歌曲,让人浑身充满了力量: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算到过了天堂!可是,生活中有几人真正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这样想来,我似乎并不需要斤斤计较于做那少数的到过天堂的幸运分子,大多数人在与梦想妥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俗世幸福。可是贪心的自己,却总是蠢蠢欲动于“活得更多”这句颇具蛊惑力的言辞。
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朋友的善意鼓励让我很有些无地自容。Let’s start from here.It’s easy said than done.我也只能厚脸皮地解释为自己是一个梦想的不靠谱者,天花乱坠之后似乎更容易庸俗得心安理得。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绵羊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不管怎样,她始终握着那条线,比我坚强勇敢得多。
偶然翻看学校时的文字,很多时候感动于自己当年的勤奋,甚至觉得有些不真实,自己也曾对擦肩而过的人或事如此敏感细腻过,会有不经意间的那么一点深刻亦或戏谑。至于那篇万字的毕业论文,我更开始怀疑它是否真的在我手底下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的,如今读来,好陌生,我是说对自己当年对电影的那些感觉触觉。电影是越来越大片了,读书是越来越快餐了,写字是越来越短了,字段气也短——就像我对朋友说的,如今已经越来越迟钝,越来越懒惰,越来越粗糙了,总之是越来越坏了——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依稀记得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终于认识了一些可以组成句的汉字,爸就给我买来一本很漂亮的作文书,然后要我模仿着开始记日记,待我写完还要给他批改。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是一个暑假的下午,屋里充满了强烈的阳光,事实情景估计老爸也不记得了。现在尽管深知那些所谓的作文书虽不至于荼毒心灵,却也实在没多大益处,实在是少看为妙,但是每每讲起,我大抵总愿意把那个下午作为自己“作文”的启蒙与开端。此刻讲起来当然觉得羞愧得可笑,我何尝真正作过文?!臆想罢了。
上学的时候,迷恋过很多文字。三毛的,安妮宝贝的,张爱玲的,王安忆的,杜拉斯的(按照我接触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今也在看廖一梅的,亦舒的,洁尘的。算起来,我的读书趣味过于狭窄了,女性作家居多,而且文字气息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相通之处,女人味太浓。记得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我总觉得是在读现代版的张爱玲,只是前者比张少掉很多我称为“阴鸷”的气质。后来再看郑秀文版的电影,大呼上当,白费我了的电影票,自此再也提不起对郑秀文的兴趣了。据说,郑秀文确实也在电影《长恨歌》中遭遇了演艺事业的滑铁卢,怎能不呢?她哪里演绎得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姐?骨子里就没有那份集精明尖刻美丽怜惜温柔于一身的气质。
离开安静的校园了,看书的环境顿失不说,书的资源也越来越稀缺了(这是相对于学校的图书馆来说的)。去各大读书频道,乃至各大书店,看看那些畅销书真是多瞥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于是也给自己不看书找到了一个适可的理由,闲暇时间更多地用来浏览知名不知名的博客了。人总是原谅自己比原谅别人要容易到一百倍。一次下班,偶然看到等女朋友的男生手捧白先勇的文集做在石凳上读得津津有味,不禁汗颜:在SOHO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闹市区,在等女朋友的间隙,还可以读白先勇那么文学的文字,真是不能不佩服了。为此一点,就告诫这个女朋友,一定要珍惜她的小男友。
好吧,珍惜,就以此为这篇扯画上句号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xkitty.com/69.html
- 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wx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