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影不欢 > 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2013
11-15

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这还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已经丢失了整个城市,我们还是不知道整个事件是怎样开始的。我们给自己赢得了时间,这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战斗,那就战斗去吧,帮助每一个人,要为一切做好准备,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影片《僵尸世界大战》以这样的角色旁白作为结尾。皮特饰演的前联合国调查员死里逃生终于找到了解除僵尸危机的办法,却不再是一劳永逸的正面进攻方案,而是一种防守性的人类自我隐藏与妥协。

与这段旁白交叉剪辑的,是影片中正在持续遭受僵尸袭击的世界:“莫斯科的斗争仍在进行……”“墨西哥城已经全部沦陷……”

“这哪里是僵尸片?分明是散播恐怖主义的灾难片!”友人与我一同观影之后,长舒一口气如此评价。

我理解她说的恐怖主义是指世界末日论,《僵尸世界大战》又名《末日之战》。

僵尸片作为恐怖电影的一种,往往与木乃伊、死亡、丧尸、嗜血等词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警匪片、动作片、西部片等广为流行的其他类型片比起来,属于拥有“一小撮”受众群的B级片领域,不适合做大众化推广。但是近年来,以僵尸为主题的影视剧逐渐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今年10月24日首映的香港电影《僵尸》更是掀起了一股港式“僵尸”复兴潮。

《僵尸世界大战》总投资1.25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以往的僵尸片。好莱坞为何不惜重金打造一部并不容易让大众接受的僵尸片?“除了僵尸这个元素,书籍中的社会、人性、经济、政治、文化、军队,都是从现实世界照搬来的。”影片的原小说作者的这番话或许能够做出一番解释:这不再是以往纯粹虚构出的僵尸片,不再以视觉等感官刺激为唯一卖点,而是基于现实困境的一种夸张展示,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切关照。

无独有偶,《僵尸世界大战》与美剧《行尸走肉》共同传达出了一种萧索、孤独、灰暗的末世情怀。

末世情怀古已有之。《诗经》、《古诗十九首》中表现“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情绪屡见不鲜;西方源自基督教的罪感文化更是将末世感上升为一种情结,“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圣经·马太福音》更是详细地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情形。

盛传已久的2012并没有像预言的那样如期而至,但人类的末日情绪并没有因此减淡。饱受破坏的居住环境、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反复无常的自然气候、不确定性的转基因食品、亦正亦邪的病毒疫苗研发、战争武器的日新月异……强大的网络效应将人类发展进程中利弊效益始终存疑的部分充分曝光并加以渲染,使得人类加剧了对于自身堕落和异化的恐惧。这一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我们体验更深:隔三差五的重度雾霾、司空见惯的有毒食品、时而爆发的流行病毒……

“如果某天我因体内毒素堆积过多而变成僵尸,百毒不侵,你就朝我倒桶油烧了,让我化作一团浓烟,永远游荡在我深爱的这片土地吧。”友人似是而非的玩笑竟让我无从反击。

我们担心有一天地球会因人类之间的相互战争而灰飞烟灭;我们担心自身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元素而成为异形者;我们甚至怀疑,科技的进步果真有一天使得人类可以像英剧《黑镜子》中展现的那样:躯体死亡了,但是记忆和习惯、声音和气味都可以保存下来并被精确地复制到躯体的模型中继续生活。人类不死了,还是人类吗?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僵尸片正好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承载了创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担忧、批判和反思。《僵尸世界大战》中的僵尸起源于某种病毒,这是对过去流行病毒大规模频繁爆发的映射;而且相对于以往木乃伊式的僵尸,现在影片中的僵尸在智商和行动力上都得到了进化,已经可以与人类进行周旋,这也为僵尸是由人类异化而成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人类已经进入了文明和科技史无前例的发达时代,我们却不得不更加怀疑自己:人类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 第1张  | 寻 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 第2张  | 寻 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 第3张  | 寻僵尸片的末世情怀 - 第4张  | 寻

最后编辑:
作者:wxkitty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