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下载了《2001,太空漫游》,英文名是2001,A Space Odyssey。根据Odyssey这个单词的发音,我一厢情愿情愿地把它理解为与《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同名,到现在也没有去核对正确与否——这样理解的好处是,从名字上将这部电影与一些宏大的命题联系在了一起,比如命运。
对于导演库布里克,只在当年学校时,看过他的一部《发条橙子》,当时也没怎么十分理解,只记得,老师都说,这是位牛叉的导演,这是部牛叉的电影。这位导演拍电影总爱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我于是,也便这样记下了,真正体会的,只有一处,就是《发条橙子》里男主角作恶杀人时,导演的配乐竟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
如今再一看完《2001 太空漫游》,我彻底相信了,这是一位伟大的导演创造的一部前无古人的伟大电影!看完电影仔细查了查资料,才恍然发现,影片竟然拍摄于1965年,在2010年的时间来看导演当年对2001的想象,不得不感叹,导演简直是精准的预言家!当然,导演的真正要义不在于展现自己对于未来人类的预测能力,而是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人类永恒的绝望!
影片开篇长达3分钟的黑屏,只有沉重的音乐在漂浮,竟让没见过世面的我,一度怀疑是自己的电脑坏了。然后才是一群黑猩猩的出现,他们以天为盖地为席,茹毛饮血。这才恍然大悟,开篇的3分钟黑屏,也许是暗示着人类出现之前那漫长的进化史吧。
接下来,就是那个文明电影史的伟大的镜头:一位黑猩猩领袖,将刚学会使用的骨头抛向空中,画面一切,变成了遥远外太空的宇宙飞船。这一刹那的电影蒙太奇,跨越了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永恒,在刹那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个镜头让我想到的,不仅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向天空甩书包的那个模仿镜头。
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长时间充斥着屏幕的无限的黑色太空,极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绝望感——那种绝望,不是对一己一人一事的,至少自我懂得思考以来,平均每半年会生出这种绝望感来。那就是,倘若真有一天,地球消失了,在广袤的太空中,再也找不到一处如地球一样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人类自此绝灭,那还要再等多久以后才会再出现人类?到那时,今世的我们又在哪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存在于这个银河系中的时间只有那么七八十年,自此以后,就永永远远地再没有“我”这个意识了?那相对于这浩瀚漫长的宇宙,人类的七八十年又算得了什么?这七八十年的意义终究是什么?人类漫长的进化史在宇宙中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这短暂的七八十年岂不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每次这样不断地追想下去,自己就会陷入一种永恒的绝望中,分明感觉到自己连呼吸都有点受阻,心脏有点受不了——观看这部电影,又让我体验到了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永恒绝望。为了能更让自己好受点儿,我开始寻找意义的接口,比如,即便几千万年以后,地球真的不存在了,我们人类还有可能化为气体,化为尘土,化为任何可以存在的东西,哪怕不是生物,哪怕只是月球表面的那一个个小坑,那样,就能延续我们的存在了,那样,就不至于让这七八十年的生存在无垠宇宙中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了——寻找“存在感”在这样的绝望中是何等得重要!这样想着,安慰着自己,似乎才能让呼吸顺畅起来。
影片中对未来和外太空的想象,大部分是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因而欣赏起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还有敬畏,而不会遥远飘渺得让人发笑,当然,那里的未来和“美好”绝无关系。正因为如此,影片的每一个镜头都能让人情不自禁地审视自己和现世的生活,比如地球引力是多么可贵的存在!
查阅资料,对该片的解读大多是宗教的哲理的深邃的甚至玄幻的,等等解释看了影片之后都能理解,这种值得深层次长时间探究的影片,豆瓣上的篇影评称其为“伟大的导演和伟大的电影”一点不为过,它岂止是科幻类电影的开山鼻祖,可以说是后世所有电影需要仰慕的作品之一,单说那些镜头,就连近期热播的《盗梦空间》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更别说它的寓意和那些外太空的人类活动细节了。
该片上映时间是1968年,而1969年人类才首次登上月球——得知这一消息会让影片中的那些外太空细节更加震撼!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xkitty.com/250.html
- 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wx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