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挫折
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妈妈,短视且懒散。
在小油瓶出生以前,除了参照网络热帖准备了一些必备的婴儿生活用品外,我几乎没做任何育儿知识的储备(我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影和读闲书了)。表面上看去煞有介事,内里却空空如也,这也许是我产后抑郁的一大原因——对育儿知识和技巧的一无所知造成了严重的手足无措至焦虑至失眠至抑郁,接近崩溃。
在一次次对宝宝各种奇怪表现的胡乱猜疑及担惊受怕中,我开始懂得咨询:向身边有经验的同学朋友咨询,向可信任的妈咪群求教,向有影响力的微博儿科医生询问,向尽可能找到的书本求救……每一次宝宝稍有些许异常反应我就顿时紧张如命,赶紧抓住身边可以求救的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确认再询问再确认,以便得知宝宝安好,以便让自己安心——特别在刚开始的三个月,我如同一个异常敏感的神经病人,见不得宝宝有任何自己看不懂猜不透的表现,一旦发现,再高的情绪也能陡然跌倒谷底,茶不思饭不想,直到确认她安然无恙。
推荐的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心苦和辛苦少部分来自于身体激素的分泌异常,更多时候要归咎于自己对育儿知识的极度匮乏,缺少一个明白的领路人,更缺少可以依赖的育儿工具。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如今在育儿这条路上,我走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勤奋。我深知3年以来点点滴滴获取的不易;更深知,在育儿领域,没有所谓的权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天使,TA们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曲线,孩子身上的任何体征和特质都不是用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的,孩子是用来“渡”的,父母要做的就是搞懂自己,感应TA们,然后一起成长。
所以,我基本上不相信市面上推广的畅销的任何所谓“经典”育儿书籍,哪怕是流传已久漂洋过海而来的洋方法洋思维(那些著名的育儿思想,大家早已都耳熟能详,光是专有名词都能说出一堆来,我真的不是很喜欢它们),我也通通打个问号:不是我多清高,而是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
但是有两本书,在这3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深得我心,即便不是育儿,也大可以拿来认真读读。它们是《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以及《超级宝贝:父母最容易忽略的十二个育儿关键》。
这两本书无论从风格、语言、结构还是内容与类别都完全不同,前者属于科普或者生活常识普及类书籍,主要针对婴幼儿常见的病症与用药问题,是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后者由于作者是心理学导师,暂且把它归类为“心理学”范畴,是针对婴幼儿性格塑造和心理培养方面的。
有意思的是,在大家都熟悉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前者正好可以对应归类为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后者可以对应归类为中上层的“归属”与“成长”需求,处于金字塔的中端和顶端。这样就解释了我推荐这两本书的理由,也解释了我说这2本书就足以搞定头三年的大部分育儿难题的理由。
冀连梅其人
“初识”冀连梅女士,是从马伊琍的微博链接过来的(她微博账号: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她是和睦家医院的药师,自己有一个六七岁的女儿,叫佳佳。药师不是医生,她自己也曾多次更正,在国外正规大医院,都是有专门的药师职位的,这点很重要。
另,关于和睦家医院,我起初只知道它是目前国内高端的私立医院之一,直到最近多方咨询医疗健康险,对方在推荐保额和就诊范围时,会一再询问“像和睦家那样的私立医院是必须要考虑在内吗?”才知道它有多高端:几乎是国内最顶尖的私立医院,保额10万的门诊费排除和睦家之外的所有医院几乎都绰绰有余到它那里却不一定够用;而且将和睦家医院算在就诊范围内的话,保费明显高出一大截,我辈屌丝每次都只能怯生生地说:不必考虑和睦家。
不得不说,真的感谢网络时代带来的免费分享,才让我们这些毫无专业知识的父母在面对纷乱复杂的育儿说教中,辨明一丝方向。我的最初的婴幼儿护理知识的获取,几乎都是从关注冀连梅的微博开始的,然后一连十十连百地关注到更多的有责任心的专业的儿科医生,才得以在麻烦和焦躁不断的育儿之路上渐渐理出一套自己的育儿体系,然后越来越有信心。
《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远在其出版之前,都已在冀连梅的短微博或长微博中普及过,但是当得知这本书付梓以后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只以为它实在是一本可以和家庭药箱并排放置的超级红宝书。里面讲到的关于如何对待宝宝感冒,如何对待宝宝发烧,如何对待幼儿急疹,如何对待婴幼儿腹泻、手足口病,湿疹、过敏、防晒甚至到防蚊蝇、补钙和维生素D都有详细的解释。
尤为难得是,她不止于只告诉你结论,更多是从病因和病理入手,然后从药理和对人体的作用入手,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告诉读者病的来因以及药的用因。这样,只要是能够顺利连通句意的读者,都可以轻松了解了结论,并且也很容易举一反三,推及病因和药理,掌握这一大类的婴幼儿护理知识和技巧。
这本书除了关注宝宝的健康之外,还有孕妇的用药常识以及普通人的用药常识及家庭常备药的推介。所以不仅有宝宝的家庭,任何一个家庭完全都可以备一本,以防不时之需。有句老话叫做“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这本书于我的帮助就是“家有一书,养儿不慌”。
超级宝贝
解决了生存层面的问题,就得关注更高阶的性格和心理建设啦。《超级宝贝:父母最容易忽略的十二个育儿关键》就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育儿”书籍。养育,养和育是要分开来看的:养是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温饱问题;而育,就是要父母付出心力的脑力劳动了,需要倾听,需要反馈,需要感应,需要改正,需要适应。
书名叫做“十二个育儿关键”,其实基本上囊括了头三年育儿难题的方方面面。比如第一章“有效沟通:给孩子独立人格”,第二章“恰当回应:健全孩子世界观”,第三章“日程先行:给孩子安全感和预期”,第五章“充分对话:激活孩子的语言能力”,第十章“拒绝电视,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和身心健康”等等等等,每一章都直击要害且有理有据,深入人心。而且看完了以后,我才恍然发现:它才是育儿理念和各类技巧的鼻祖啊,之前看的那么多的育儿类书籍,里面的观点和论述基本上来自于这本书,稍有不同也属于表述上的变异,根和原理都在这里。所以,跑掉那些参差不齐的育儿书籍吧,这一本绝对足足够用,只要彻底读懂领悟并照做。
实践分享
举一个实践的小例子吧,日程先行:给孩子安全感和预期。我家小油瓶爱洗澡爱玩游乐场爱看iPad,往往容易沉溺,后来我照书所教,每次做这些事情时,都跟她约定一个时间,即便她没有时间概念,依然约定,比如只能玩十分钟哦,比如时间快到咯,我数到10你就得离开浴盆哦之类的。刚开始她可能会想耍赖继续待一会儿,但是此时我和瓶爸一定严厉坚持,说话算数,说得出就照做,即便她哭闹,也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该结束就得结束。几次以后,她就慢慢懂得了时间和约定的意义,说好了多久,提前几分钟提醒告知,她一般都会爽快结束。
每一个成人都不喜欢突出其来的意外,孩子也一样。所以只要牵涉到孩子的事情,都要事先告知,让她有心理准备来做自我调整和自我说服。我和瓶爸出门,哪怕是去到另一个城市,从来不背着她偷偷摸摸地走,都是充分地告知并沟通,倘若一开始她真的不能接受,哭闹要跟着,那就停下来安抚,直到她情绪稳定甚至忘记了我们要出门,待到走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明确告知。所以到现在,她基本上能够接受和爸妈的短暂分离,哪怕是自己不愿意的。
再比如,充分对话:激活孩子的语言能力。从小油瓶出生到现在,我们家基本上不出现“宝宝语”,什么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大人之间怎样说话,跟她就怎样说话。更有甚者,当她十万个为什么问向爸爸时,爸爸会耐心跟她做科学解释,比如天上为什么会下泡泡(雪),比如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比如死了一个人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耐心解释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时候她其实是听不懂的,有些茫然,甚至紧张。这时候,我一般会说:你是不是听不懂啊?没关的,等你再长大一点,就会懂了。说完这些,你会看到她明显的情绪释怀,然后跑走玩别的去了。
任何表述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我们都不回避跟她做解释,只要她有兴趣追问。所以现在经常,她看视频卡的时候会说:爸爸,网络信号又不好了,老是卡;表现逆反的时候会跟我沟通:妈妈我心情不好。不管她懂不懂具体的词义,但至少她能够把现象和语义准确地对接起来。
等等吧。所有以上,我都是从这本《超级宝贝》中学来的。我不能自诩养育孩子很成功,但是至少我在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到了回应和乐趣,还有不断的惊喜。
结束语
育儿是一项长期的智力和体力考验,每一步都是挑战,而头三年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孩子“扎根”的关键,更是父母自我反省和自我进步的关键,正所谓“育儿即育己”。
——————————————————————————————————————————————
欲了解更多育儿精彩观点和实践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wxkitty-6d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xkitty.com/1545.html
- 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wxkitty